site
stats
Tagged

创业

A collection of 7 posts

创业

和过去的2011吐吐槽

2011年的年终总结,憋了两天,连巴掌大的文字都没有憋出来。大概是因为这一年发生的变化太多,睡眠一直不够,脑袋也开始有点锈逗,不再记得很多事情。现在我养成了一个习惯,将每天做的重要的事情,都记录在日历上,一方面备忘,另一方面等上了年纪,能看到人生没有虚度。昨天穿了一年前买的一件白色衣服,大家看到都不是很适应,说我突然装纯,有计划诱骗初高中少女的嫌疑。这或许就是这一年的总结:一年前的衣服还在,一年后的我已不能回头。遂不经意间抓住了传说中的感脚,以此文祭奠那些蒸发的睡眠,跳动的指尖,来来往往的人群,僵硬的肩膀,疲惫的呼吸,以及既忧又喜的心情。 一、你们在我的生活中来来往往 不知道创新工场给大家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?我前一分钟,闭着眼睛仰着头不断的回想,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扯淡的时候吧。如果拍成影片,再用慢镜头回放,用尺子量一下,双唇间的夹角在吃饭扯淡的时候应该是一天中最大的。一年后的现在,当初围坐在一起的人影一个一个消失,那些画面像胶片,印在这一年的录影集中,岁月也只能给它们添一些黄色,却怎么都不会洗白。 你们在我的生活中,来来往往,甚至我们还未能听到彼此过去的故事。活在当下,向前看,也许是一种现实的无奈也说不定。我们在这个城市,

创业

创业团队的文化冲突

近期在团队中,遇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事情。我们的团队已经开始进入扩张期,大量的新人加入,大家除了每天见面,很少有机会交流。以前还能记住所有人的名字,现在越来越难做到,哪怕只是在100平米不到的办公区域内。 回想起来,从新CEO加入开始,老成员和新成员,一直都在不断的磨合,相容或者冲突。整个过程就像一个缓慢的化学反应,有的物质被中和,某些分子化合成了新的分子,有一些东西气化了,消失不见,当然,还生成了一些沉淀。回头看一看,更加觉得这就是一次两种主要文化被倒进同一个试管,谁也不知道最后化学反应结果是什么。 一开始的冲突,可能在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上产生摩擦,之后随着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,对各种决策都会不可避免产生不同意见。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产生的分歧,大可以大到对公司发展方向的不同看法,小可以小到是否应该规定最晚上班时间。 对于这样的现实状况,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向进行努力: 高层应该站在相对中立的位置,多和两方面员工交流,在有激烈冲突的问题上,协调两边都相互退让一步 不将两种价值观的员工,分配到两个团队,应该适当的调节人员安排,让两种员工多在一起沟通交流 组织一些公司活动,促进员工相互理解 以上三点,主要是作为公司核心层可以去做的事。但要解决这个问题,关键在于公司最终的价值观取向。也就是说,核心成员,应该更多的思考整个公司今后到底选择怎样的价值观,

创业

康上明学的职业规划

经过一个月的工作经历和半年的学习,现在我觉得我有了进入IT行业的基本技能,现在对Linux系统架构,网络安全,网络架构有了大概的了解,是时候做一个职业规划了。以前的我对整个社会的IT行业的了解也只能算是门外汉,以前做的规划,可以说都是空想,现在的规划,似乎才真正有意义。 一、心态和准则 可能职业规划中不应该出现那么主观的话题,但是我觉得心态和准则是人生中最终要的两个前提,不管从事什么,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自己的准则。 态度决定成败,准则坚持自我。 做为一个“非主流”人士,我选择的道路也许是更加艰难的。我背叛了主流路线,告别了大学,伤害了社会普遍认知,拒绝接受“中国特色”的人生道路,从一开始,就注定这条路绝对不可能一帆风顺,往往等待我的是满地荆棘。异样的眼光,世俗的鄙视,都将是我要面对和接受的。毕竟太多的东西我没有办法去改变,我只能改变自己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,我更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坚持自我的信念,并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。 记得“过来人”曾无数次劝说我,社会无法承认你,你如何证明你的实力?其实我觉得有能力的人根本不需要去刻意证明自己。经过接触了一些社会人士之后,我发现很多时候,一个人的能力并不是证书就是一切。往往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,

Linux

《联合聚变》杂志设想

今天在搜索“办杂志”这个关键词的时候,我意外见到了一位高人的博客——王晨昀,王先生个人博客上转载了一篇叫做 《办杂志需要多少钱一个基本的计算》 的文章,他的博文里透露出来的就是一股领袖和成功者的风范,里面有很多经典的文章,综合他给出的预算,我撰写了我的杂志计划。并且给王先生发送了邮件,不知道他是否能够帮助我。 什么是《联合聚变》杂志? 《联合聚变》杂志,是一本以开源软件为主题,以Linux操作系统为背景,介绍开源软件的安装,使用技巧,高级应用的技术性杂志。 杂志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杂志的特点:全部以Linux为背景,介绍开源软件的安装,使用,和高级应用技术。以简单易学的图文表述方式,形象生动的阐述使用的知识。“实用”这两个字非常的重要,在大家还不认识Linux的情况下,我们一定要介绍最“实用”的文章,让读者很快上手,让读者马上找到需要的功能,在读者想起Windows的某个功能的时候,马上在Linux中能够找到相应的选项。去枝蔓,立主脑。 主要内容Tags:开源资讯,软件安装,使用,办公软件指导,做图软件教程,

Linux

一个所有人都说不可能的创业计划

今天写了我自己回国的创业计划,发给了和我一起创建高中学生网站社团的伙伴和一个初中铁哥们,他们提出了无数不可能的原因。 这里是我的创业计划:创业计划 下面是我和他们的聊天记录: 2008-11-01 21:13:46 Sizina 写的粗糙,但是简单说了我的思路 2008-11-01 21:14:18 朋友 恩,我看看 2008-11-01 21:18:54 Sizina linux的稳定和特性 我没有说了 具体可以到我的网站上看  那些都是windows做不到的 可以用这些特性战胜windows 2008-11-01 21:22:34 Sizina 我去买菜了,半个小时回来 不上Q了  把意见发给我的邮箱 2008-11-01 21:22:56 朋友 好 2008-11-01 22:51:26 Sizina

科技

好友的创意,Science 2.0

以下是我朋友的一个创意(原文引用): 我很早以前有这样一个想法:利用会联网建立一个组织,一个全球性的平台,把所有科学放到这个平台上,建立共同合作交流机制。一方面利用网络的大容量,广地域,时效性强的特点,加快科学研究进程;另一方面把目前的“很多人研究同一个项目,然后比谁的先出炉”的方式改成“大家来完成同一个项目,各自做自己擅长的,然后根据自己的贡献分享所获成果”这种形式,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究效率,加快科学进程——可以说是一场革命!我以前只是想象,但最近看到《科学美国人》的报道我发现目前已经有人在运用这个想法做比较成熟的系统了,并且在科学界得到很多支持。似乎一场革命即将开始! 你先看看科学美国人的这篇文章:(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激动得睡不着觉!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我的想法的开端,接下来会有更精彩的内容,也许是革命!而我正在期待并渴望加入这一切,并对它进行更深远的发展) 科学2.0 第一代万维网技术曾使零售业和信息搜索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。被称为Web 2.0的第二代网络技术则以博客、标签功能和互联网社交等新特征为基础,它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 ——人们不仅可以浏览在线信息,还可以发布、编辑在线信息,并围绕这些信息开展合作,推动新闻报道、商品促销乃至政治活动的发展,在这些传统事业中催生出全新理念和运作方式。